特色茶叶商城物联网行业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510-88602202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快报 » 行业资讯 » 正文

构建茶叶风险物质数据库以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12-05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  我国是世界茶叶种植大国和第二大出口国,我国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但茶叶出口的最大瓶颈仍是茶叶质量安
   我国是世界茶叶种植大国和第二大出口国,我国茶叶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创历史新高。但茶叶出口的最大瓶颈仍是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尤其非农药风险物质残留逐渐引起关注。近5年来,我国出口茶叶因风险物质残留被欧盟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通报27起,涉及风险物质17种,其中非农药风险物质主要为蒽醌和联苯。
 
  欧盟及一些茶叶进口国基于绿色贸易壁垒,持续不断地设立茶叶中新型风险物质的限量标准,阻碍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因此,预先建立我国的茶叶风险物质数据库极为必要,通过筛选茶叶全产业链中可能引入的环境污染物或者产业链中可能生成的有害物质,研究其残留规律、风险等级,可为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供有利的科学支撑和理论基础。
 
  重金属的来源及管控措施
 
  目前,茶叶中的重金属包括锰、铅、砷、铬、镉、镍、汞、锑、铊等,其中对人体危害最严重且研究较多的重金属主要为铅、镉、汞和砷。重金属在茶叶中的含量存在地区差异,在茶树体内的分布也存在组织差异,甚至是亚细胞分布差异。重金属在茶树中的一般累积规律为根系含量最高,茎高于老叶,而新梢中含量最低。
 
  茶叶中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于茶园土壤、水体、大气、肥料等,其中土壤被认为是共有的污染途径。研究发现,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均对茶叶中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作用强弱与重金属种类有关。我国对土壤、茶叶样品中锌、镍、锰、铬、铅、铜的浓度和空间关系研究发现,茶叶中锰、铬含量与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呈正相关;茶叶中锌、镍、锰、铜含量与土壤pH负相关。研究学者进一步分析了地质差异对土壤和茶叶中重金属分布、累积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叠纪灰岩和寒武系岩的白云石中重金属的含量显着高于非矿化的志留纪碎屑岩;茶叶中镉、铊、锰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含量,而汞、铅、砷、锑不仅受土壤含量影响,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茶园现行有效的重金属管控措施主要包括:科学选址建园,建园前对基地空气、灌溉水、土壤等进行检测,选择重金属含量低的基地建设茶园;规范农艺措施,保障肥料、农药等农资投入品的质量安全,合理施用肥料、农药等,重污染茶园应避免修剪茶枝的直接还田,规范茶鲜叶采摘标准;筛选培育低吸收富集的茶树品种;植物修复或隔离,种植高富集植物修复被污染土壤,或种植灌木隔离带以减少汽车尾气中重金属对茶园的污染。
 
 
[ 资讯快报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快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