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主页 | 保存桌面 | 手机版 | 二维码
普通会员

北京吴裕泰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于1887年,国内历史悠久的茶叶供应商,专业销售茶叶、茶制品以及茶具等茶业衍...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制茶大师数万一斤的手工有机茶也可量产,5G+智慧茶园究竟有什么秘密
新闻中心
制茶大师数万一斤的手工有机茶也可量产,5G+智慧茶园究竟有什么秘密
发布时间:2021-06-22        浏览次数:146        返回列表
  素有“江南华清池、浙中桃花源”之称的武义县,有着10万多亩种植的茶园,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有机茶之乡”。座落于武义县西的更香有机茶基地,四周环抱着苍翠起伏的浙中丘陵,这里峰峦叠翠,山上多云雾,空气清新湿润,促进了好品质茶叶的生长。

在丘陵半腰间,一个5G高清全景摄像头来回巡视,全天24小时监测着方圆500米每一片茶叶的“面孔”,有机茶园里的防霜扇、灭虫灯、监控、水肥一体灌溉设施,可以实现一键控制设备的开启和关闭,茶叶的生长状态全程可视化监控与数据化管理…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不久前,央视频《5G攀登者》栏目走进更香有机茶基地,来到浙江省首个5G+智慧茶园一探究竟。

山丘的茶叶也“上网”

远程精准管理和生产

薄雾袅袅山川绕,万座靑山茶香飘。

从金华市区驱车到武义县白姆乡金坑脚的更香有机茶基地,一路上淡淡的茶叶清香扑鼻而来,基地入口的墙壁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大字映入眼帘。

跟随茶园工作人员来到海拔500米的更香有机茶种植基地,在1120亩碧波翻滚的茶园里,李莹正陶醉在风景中,拿着手机自拍发起了朋友圈。细心的王冠发现,手机屏幕竟然显示满格的5G信号。“为什么咱们武义县的丘陵地带会有满格的5G信号?”王冠好奇地问道。

浙江更香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欢介绍说:“有机茶园一般要建在海报500米以上的山丘地带,以前我们这里是一点信号都没有的,现在政府比较重视数字化农业发展。用移动5G来传输茶园生产情况,像虫情监测、水肥管理、土壤PH值,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总控平台,达到精准防控和生产的目的。”

随着这几年浙江有机茶大量出口到欧盟,一千多亩的茶园如何精细化管理,高品质有机茶叶如何稳定量产,成为了有机茶园需要思考的问题。

“要确保稳定的茶叶品质,就必须要有标准化的程序,”浙江移动武义分公司副总经理姜方伟说道,“所以我们需要对有机茶园的生长环境进行数据采集。”

矗立在茶园中的摄像头和气象数据采集设备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茶园里的摄像头就像是‘眼睛’,24小时不间断地观察和记录茶叶的生长情况。”姜方伟介绍,“特别是通过安装在移动基站上的5G高清全景摄像头,能看到方圆500米每一片茶叶的‘面孔’,是否有虫害等情况一目了然。”

为什么要用5G连接呢?在一平方公里内,5G可以连接一百万个连接数,这样整个茶山只需要一个5G基站就够了。如此,便降低了前期建设的施工难度、减少了后期的维护成本,相反,运行时的采集效率则大大提升。

通过分析采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茶叶种植数据,智慧茶园平台可以实现茶叶长势监测及采摘预测、虫情测报、土壤及水肥管理和防冻害管理等功能,在远端就可以进行灌溉、施肥等环节,为种植防控决策、茶园植保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

大师也能“影分身”

经验做茶向数字制茶升级

来到祝凌平大师的茶场工作室,只见祝大师手在锅里不停地翻炒,把茶叶捞起又洒下,茶叶紧贴锅壁沙沙作响。祝大师向王冠和李莹介绍,绿茶首先要杀青,目的是钝化酶活性,不让它继续发酵,保持茶叶的鲜绿。

绿茶杀青一般要到280至300摄氏度,但祝大师说:“要做好茶不能戴手套,用手来感觉茶叶的变化,随时调整温度、手法和力度。”

几十年的炒茶制茶经验,祝凌平大师凭借手感就可以知道茶叶的含水量,他说,要炒到茶叶的含水量达到百分之六到七,冷了以后用手一搓,如果结块,水还是多,如果变成了粉,差不多就好了。

手工炒茶毕竟人力有限,祝凌平大师坦言一天也最多炒一斤左右。现在,在浙江移动5G、云、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目前茶园的3000平方米茶叶数字化生产线,可以把种茶、做茶的经验融入数字化,同时有了大量精准数据的积累和分析,茶叶品质的稳定性及制茶效率、茶叶产量都将大幅提升。

走进茶叶数字化生产车间,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信息科主任金丰迅正坐在数字化生产线总控云平台屏幕前,贮青机组、杀青机组、烘干机组等不同生产工序25个作业模块的数据正实时滚动着,另一个屏幕上,各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通过监控视频高清回传,每一道工序、每一台机器的作业情况都清晰可见。

“茶叶的品质会更加稳定,比如这个杀青的滚筒,它显示的是一个实时的温度,现在在340-339摄氏度之间徘徊,设定温度之后,设备最多在2摄氏度范围内,因此更好把控茶叶的品质。”金主任介绍道。

浙江移动在厂区搭建了5G专网,将工厂128套设备全部联网,在烘干、揉捻各个工序的制茶设备中加装5G通信模块,将成产过程中全部的生产状态,如风量、风速、温度、湿度、振动时间、揉捻圈数、转速和时间等设备工艺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5G网络上传至总控云平台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能更好地指导茶叶加工。

我们得知2020年年底,更香茗茶购置了12台摊青机、3台贮青机和一套流水线制茶工艺设备,并进行了5G改造,最近茶厂的鲜叶量在4万斤/日左右。同样的产量,以前一天需要40个工人,现在只需要5、6人即可完成。

“手工制茶作为一种非遗文化的传承,如果数字化制茶真的能达到手工制茶的细微之处,能通过大数据、5G技术制作出来,对整个茶业行业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我这三十多年的心血也没有白费。”祝凌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