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本次入选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共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堪称我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其中涵盖了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黄茶、再加工茶等传统制茶技艺和径山茶宴、赶茶场等相关习俗。
据介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世代传承,至今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
潮州工夫茶是我国的茶文化与地域社会文化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在潮汕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介绍,潮州工夫茶艺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
据了解,潮州工夫茶艺是流传于潮汕地区的一种茶叶冲泡技艺,工夫茶的冲泡用茶以乌龙茶类为主,其中以潮州单丛最受青睐,主要程式有茶具展示、泥炉生火、榄炭煮水、开水热罐、壶纳乌龙、甘泉洗茶、壶盖刮沫、淋盖追热、烫杯滚杯、关公巡城、韩信点兵、敬请品味、和气细啜、三嗅杯底与瑞气圆融等多个环节。
此次成功申遗,令深爱工夫茶的潮汕人十分高兴。不少制茶人也表示,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力有目共睹,这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事。国家一级评茶师、汕头市潮汕工夫茶研究所所长张燕忠表示:“潮汕工夫茶艺发源于我们潮汕地区,是选用乌龙茶为主的精致茗茶、小壶小杯器具搭配、多次冲泡出汤分饮为特色的茶叶冲泡品饮文化,集潮汕风土气息、茶饮特色、地域生活与礼仪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茶饮文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