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茶叶商城物联网行业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510-88602202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趋势
从茶叶到茶业:退伍军人以“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
 [打印]添加时间:2021-10-30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51
   “每每回到闾里大竹,我都喜欢站在茶山的很高处远眺,看着蜿蜒的通村水泥路上车来车往,看着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心里充满着暖意。‘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能为闾里、同亲们实实在在做些事,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
 
  发出如上感慨的人名叫廖红军,是四川大竹人。2009年,在浙江退役的他定居杭州,偶然间了解到妻子闾里的安吉白茶,并为之着迷。“我一喝到安吉白茶,我就喜欢,看到浙江安吉百姓能凭着种茶过上完善生计,我就在想大约大竹也可以。”
 
  经茶叶专家考察论证,大竹与安吉属于同一纬度,其天色、土壤、海拔等自然条件很适合白茶种植。从想法萌生到茶苗落地,时隔一年,廖红军常奔波于两地间。“2010年,带着2000多株白茶苗,我回到闾里试种。说实话刚开始的头两年压力很大,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投入多回报慢,只能埋头苦干。”
 
  其回忆,第一年每亩茶园只产了一、二斤的茶叶,虽产量很少但特别珍贵。“大竹白茶外形挺直秀丽,茶汤嫩绿明亮,香气清香始终,喝起来鲜爽甜美。我们第一年送检就发现,大竹白茶的品质很好,氨基酸含量高。”
 
  试种的喜胜仗利让廖红军看到了大竹发展茶产业的希望,他开始开发更多的荒山用以种植白茶。除了如何增产增收,帮老乡们谋出路也是他所努力的方向。
 
  “大竹曾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区34个贫寒县之一,到2013年,全县仍有贫寒村70个,占全县行政村的比例为18.7%,贫寒发生率达10.3%。”廖红军说,“诚然我们大竹到处是山,但年轻人纷纷外出谋生,山地撂荒重要。这些山荒着怅惘,我尝到作用后,很想帮带着大家一起富。”
 
  想法一经提出,廖红军并没有获得村民的支持。许多村民不愿将土地举办流转,并对白茶的销售存疑。为此,廖红军组织了60位党员干部、村民包车前往安吉。“看到家家户户有洋房、有汽车,大家回来潜力头满满。”
 
  在他的影响下,内陆党委提出“党建引领、产村结合、助力扶贫、助推乡间复原”目标,采纳“党支部+公司+联盟社+基地+田舍”的新型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了“三免三保”联动机制,不仅给村民免费提供茶苗和技术,还以每亩4000元的价格保底收购村民茶叶。
 
  从茶叶到茶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大竹已成功建立了“铜锣山大竹白茶今世农业园区”,导致了以团坝镇为白茶种植核心区,辐射带动全县周家、高穴、黄滩等13个乡镇发展白茶产业,种植白茶面积达8万亩,年产茶叶700吨。另外,内陆已有茶叶公司13个、专业联盟社25个,整年销售收入抵达28亿元。为支持白茶产业发展,廖红军还带领村民们一起设备了长达33公里的产业大道,以此连接4个乡镇。2020年,大竹白茶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成为一张享誉全国的响亮明片。
 
  大竹白茶走出大山的同时,亦带动着内陆年轻人的回流。据统计,自2009年引进白茶种植以来,内陆累计疑惑返乡工作农民工25000余人次,疑惑返乡创业青年34人,回引返乡创业大弟子169人。“许多年轻人看到闾里发展的越来越好,都回来创业,大竹变的越来越有生气。”廖红军说。
 
  不仅是“东茶西种”,待大竹茶产业稳定后,廖红军和家人们回到了杭州,希望能进一步为中国茶叶的普及做贡献。敢于挑战的他将眼力投向了云南烤茶,并将这一云南私有饮茶习俗带入杭州。“前几年我们在云南一个古村落里考察时,遇到了一位百岁老人,她家门前有棵千年茶树,老人家每天都会自己烤茶喝,这种迂腐的饮茶技巧韵味十足。”
 
  将茶叶放入陶罐,置于炭火上慢慢炙烤,直到水分尽失,茶香散发出来……在廖红军看来,此般与亲朋好友围坐在炭火盆旁手捧香茶,恰是难得的悠闲时光。
 
  “烤茶是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不仅反馈着内陆人对茶的喜欢,也包括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好的文化就该当走出古村落,让更多的人剖释、爱上。”廖红军说,他对云南烤茶走进杭州很有信心。“杭州是‘茶都’,茶文化已渗透百姓生计,同时我相信越来越国际化的杭州也会以更加开放、海涵的态度采纳差另外饮茶技巧,慷慨茶文化的意会。”
 
  “浙江正在打造合营富裕示范区,我也想出一份力。军人退役不褪色,部队教会了我敢闯敢拼的精神,我把这些精神用到带领同亲致富上,用在推动茶文化意会上,这就是我所清楚的爱国。”廖红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