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茶叶商城物联网行业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510-88602202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新闻
商城县林业和茶产业局巧借东风 全力推进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
 [打印]添加时间:2021-09-25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291
   实施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是振兴革命老区,实现“两个更好”奋斗目标的现实举措。商城县林业和茶产业局巧借东风,以“争先进位谋出彩活动”为契机,以高质量发展油茶特色产业为抓手,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为目标,通过强化七项措施,全力助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该局设立了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由分管业务的副局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各股室、二级机构通力合作,优先保障油茶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采伐额度,开辟了作业设计“绿色通道”。全局上下形成了“事有人管、活有人干、难有人帮、进度有责”的良好氛围,今年开春以来,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规模进一步扩大。
 
  美丽的商城风光。
 
  择优实施改造,挖掘资源潜力。结合全县实际,优化资金配备,仅将2008年以前的油茶造林、10年生以上油茶天然次生林且具有一定连片规模(100亩以上)的老油茶林分纳入改造范围并给予补助,快速提升油茶产业发展潜能,按照每年2-3万亩的进度,对17万亩涉及11个乡镇57个行政村低产低效油茶林,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逐步推进的实施原则,分别制订相应改造措施,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低质低效林的潜力,快速提高茶油产量,促进商城油茶特色产业品质、规模和产量的提升。
 
  严格施工标准,确保工程质量。林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省林业产业发展中心批复的作业设计进行施工作业,严把工程质量关。一是事前宣传。项目实施前,进行实地走访,分发《商城县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手册,展示低改提质成效宣传图片,打消经营主体和农户担心影响产量的顾虑,提高群众实施疏密作业的积极性;二是事中服务。在低产低效林改造作业中,坚持现地指导,根据低产低效林类型,严格执行林地清理、疏伐、垦复、施肥、补植、修剪、截干更新等改造措施,采取林业科技特派员包村、林技人员包乡的方式,确保了送技术下乡常态化,为油茶低改工程提供了事中技术服务;三是事后跟踪。在低改工程结束后,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培养的“明白人”拉入全县林技服务群,遵照油茶生长习性,定期远程查看油茶长势,及时答疑解惑,确保低改工程质量不降,达到了改造一亩,增产一片的效果。
 
  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带动作用。该局按照因林制宜的原则,区别天然老油茶林和人工低产低效油茶林的情况,根据不同的立地类型和林分质量,制定不同的改造措施,分类进行,分年分段组织实施中坚持结果导向,分阶段推进,油茶产量已实现翻番,低改工程初见成效。
 
  创新培训方式,确保学有成效。突破传统的“坐班”培训模式,做到理论专题讲座与实践操作“知行合一”。在油茶低改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该局结合实际,编制了《商城县油茶低改实用技术》手册,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技术培训,把低改技术送到山间地头,同时多次邀请到省科技特派员李良厚团队、市林科所、市林业工作站高级工程师、信阳农林学院教授开办油茶低改专题讲座和进行现场授课,年参训人员达2000人次以上,培养出受聘于国家林草局“乡土专家”丁大国等一大批油茶乡土技术人才。
 
  加强种苗管理,选育乡土良种。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种苗是关键。该局严格按照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油茶种苗质量管理规定》,实行油茶种苗生产和经营市场准入制度,加强种子、嫁接穗条的来源管理,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制度,真正做到“四定三清”(定点采穗、定点育苗、定单生产、定向供应,品种清楚、种源清楚、苗木销售去向清楚),确保国家或省级审(认)定的油茶良种使用率达100%,坚决打击非法经营、制售假冒伪劣嫁接穗条和苗木的行为。同时在县林科所建设了省级油茶种质资源库,选育了产量高、品质好、稳产性好、抗逆能力强的“豫油茶1、2号”、“长林一53、4、18、27、40号”7个已认定的大别山乡土油茶良种,每年提供优良穗条180万根、优质嫁接苗500万株。
 
  推广新型模式,衔接乡村振兴。积极推广“公司+农户”合作新模式,建立利益联动机制,鼓励贫困户以林地资源入股、租赁给实施主体或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和支持加工企业参与油茶低改工程,以专业合作社(或公司)、造林大户(或联户经营)、集体经济组织为低改实施主体,打造高质量油茶低改建设基地。通过统一规划、集中施工、现场指导,规避了农户受短期利益影响,改造标准不高影响产量的弊端;同时,将油茶低改补贴工程纳入林业项目补贴范围,提高了实施主体参与热情,今年全县计划实施油茶低改工程3万亩,已完成1.6万亩。已经或准备实施油茶低改工程,直接或间接带动贫困户1992户,户均增收1400元。油茶低改工程呈现出政府支持、企业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成为巩固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有效过渡的产业基础。